关于印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1:41:52   浏览:897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外汇管理局 商务部 海关总署2008年第29号公告

(关于印发《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主管部门;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各直属海关;各中资外汇指定银行:
为加强出口交易与收结汇真实性灰其一致性的审核,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了《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8年7月14日起施行。
现将《办法》印发,请遵照执行,并转发辖内相关机构。执行中如遇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反馈。

联系电话:
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010)68402450
资本项目管理司:(010)68402163
信息中心:(010)68402499
商务部财务司:(010)65197680
海关总署监管司:(010)65195375,65195942
科技司:(010)65194852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010)85193779
13911026803
附件:《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国家外汇管理局

商务部

海关总署

二00八年七月二日

 

附件: 

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第一条 为完善企业货物贸易出口收结汇管理,加强出口交易与收结汇的真实性及其一致性的核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出口收结汇应当具有合法、真实的交易背景,并按照本办法规定,通过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以下简称核查系统,网址为www.chinaport.gov.cn),进行出口电子数据等联网核查。

第三条 核查系统依据海关提供的企业出口货物报关单有关数据和外汇局提供的企业出口预收货款数据,结合企业贸易类别及行业特点等,产生企业与出口对应的可收汇额。

第四条 企业出口收汇(含预收货款,下同),应当先进入银行直接以该企业名义开立的出口收汇待核查账户(以下简称待核查账户)。待核查账户收支范围由外汇局规定。

第五条 出口收汇进入待核查账户后,需要结汇或者划出的,企业应当如实填写《出口收汇说明》(见附表),连同中国电子口岸操作员IC卡,一并提交银行办理。

银行应当凭企业及自身操作员IC卡登录核查系统,对企业出口收汇进行联网核查,并按照本办法规定,在企业相应出口可收汇额内办理结汇或划出资金手续,同时在核查系统中核减其对应出口可收汇额。银行不得超过核查系统内企业出口可收汇额为其办理结汇或者划出资金手续。

第六条 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或者边境小额、对外承包出口等其他贸易项下出口可收汇额,按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之和确定。

来料加工贸易项下出口可收汇额,按出口货物报关单成交总价与收汇比例的乘积累加之和确定。

预收货款项下可收汇额,按企业依有关外债管理规定办理预收货款登记情况,结合企业出口收汇及其所属行业特点等确定。出口买方信贷项下企业提前收汇,纳入该企业预收货款可收汇额管理。

第七条 按规定不需办理货物报关项下的出口收汇,进入待核查账户后需要结汇或者划出资金的,除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单证外,企业还应向银行提供盖有银行业务公章的涉外收入申报单正本和邮寄货物清单。银行登录核查系统,记录对应的涉外收入申报号和收汇金额后办理。

代理出口业务应当由代理方负责出口和收汇,其收结汇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联网核查。如需原币划转给委托方的,应当在联网核查后划入代理方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再按照境内外汇划转管理有关规定办理。委托方收取代理方原币划转时,不得进入其待核查账户,不再办理联网核查手续。

出口押汇、无追索权的福费廷和出口保理等贸易融资项下出口收结汇,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联网核查。

第八条 企业因故申请将出口收汇退回境外的,按照外汇局出口收汇核销管理有关退赔外汇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银行和企业可根据业务需要,向所在地中国电子口岸制卡分中心申领操作员IC卡,取得相应授权。企业可凭其操作员IC卡登陆核查系统,查询与出口对应的可收汇额。

第十条 外汇局应当加强对银行和企业办理出口收结汇的现场和非现场检查,对违反外汇管理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商务部门应当加强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备案管理,促进对外贸易规范发展,对违反对外贸易管理规定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海关进一步加强出口货物监管,规范企业出口申报行为,对违反海关法规定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予以处罚。

第十一条 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个人出口收汇及具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保税监管区域内企业经营非保税货物的出口收汇,适用本办法。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4日起实施。以前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的通知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关于印发《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的通知
1995年3月20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各总公司,各工贸公司:
为了使外贸运输计划的编报工作适应改革的需要,完善外贸运输年度和月度计划的编报工作,现将重新制订的《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向部(贸运司)反映。

附件:对外贸易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办法

第一条 总 则
为了保证我国外贸进出口货物到港及时疏运和按时出运收汇,保证进出口任务的完成,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编报单位
编报单位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中央各部委所属各进出口总公司、各工贸公司。

第三条 编报内容

一、年度海运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港口编报(见附表一)。
二、年度铁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口岸编报(见附表二)。
三、年度公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口岸编报(见附表三)。
四、年度航空出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出运口岸编报(见附表四)。
五、年度进口货物运量计划按到货港口、口岸编报(见附表五)。
六、月度海运出口装船计划按装运港口编报(见附表六)。

第四条 编报程序
各地外经贸委(厅)负责汇总本地区外贸进出口公司、工贸公司、有外贸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及三资企业的进出口货量计划;中央各部委所属的各进出口贸易总公司及工贸公司负责汇总本公司系统的进出口货物运量计划。
各单位在每年12月20日以前将下年度的外贸进出口货物运量计划、在每月10日以前将下月度的海运出口装船计划报外经贸部(外贸货运协调司)。

第五条 编报要求

一、表格中集装箱栏内只填写个数,以20尺标准箱计算,40尺的集装箱按两个标准箱计算,每个集装箱按12吨折算重量后计算在“总计栏”内。填写表格时,要依照表中列出的商品逐一填写运量计划,其余商品的运量计划均填写在“其它”栏内。
二、各单位按所附的表格格式自行印制报表。各单位要建立和健全外贸货物运量计划编报制度,指定专人负责,保证计划的严肃性和准确性,防止没有依据的估计,避免实际运量的运力安排相脱节。如运量计划有变更,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计划报表需由制表人、审核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报出。

第六条 计划下达

外经贸部(外贸货运协调司)负责汇总年度、月度运量计划,并在国家经贸委以及交通、铁道及外经贸部三部召开的平衡会上进行总运量和总运力的调整、平衡。计划平衡后再下达给各编报单位参照执行。

第七条 计划检查
各编报单位要逐月检查运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并将每季度计划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上报外经贸部(外贸货运协调司)。

第八条 附 则

一、各种运输方式的进出口口岸均以国家宣布对外开放的口岸为准。
二、本办法由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解释、修改和补充。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19 年对外贸易海运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一)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港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口|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大 米 | | | | | | | | |
|------------------|----|----|----|----|----|----|----|----------|
|大 豆 | | | | | | | | |
|------------------|----|----|----|----|----|----|----|----------|
|玉 米 | | | | | | | | |
|------------------|----|----|----|----|----|----|----|----------|
|饲 料 | | | | | | | | |
|------------------|----|----|----|----|----|----|----|----------|
|钢 材 | | | | | | | | |
|------------------|----|----|----|----|----|----|----|----------|
|生 铁 | | | | | | | | |
|------------------|----|----|----|----|----|----|----|----------|
|煤 炭 | | | | | | | | |
|------------------|----|----|----|----|----|----|----|----------|
|焦 炭 | | | | | | | | |
|------------------|----|----|----|----|----|----|----|----------|
|水 泥 | | | | | | | | |
|------------------|----|----|----|----|----|----|----|----------|
|原 油 | | | | | | | | |
|------------------|----|----|----|----|----|----|----|----------|
|成品油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盐 | | | | | | | | |
|------------------|----|----|----|----|----|----|----|----------|
|非金属矿产品 | | | | | | | | |
|------------------|----|----|----|----|----|----|----|----------|
|有色金属 | | | | | | | | |
|------------------|----|----|----|----|----|----|----|----------|
|棉 花 | | | | | | | | |
|------------------|----|----|----|----|----|----|----|----------|
|其 它 | | | | | | | | |
|------------------|----|----|----|----|----|----|----|----------|
|集装箱(个)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铁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二)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鲜活冷冻(供港澳)| | | | | | | | |
|------------------|----|----|----|----|----|----|----|----------|
|纺织品 | | | | | | | | |
|------------------|----|----|----|----|----|----|----|----------|
|五矿产品 | | | | | | | | |
|------------------|----|----|----|----|----|----|----|----------|
|化工产品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 | | | | | | |
|------------------|----|----|----|----|----|----|----|----------|
|轻工业品 | | | | | | | | |
|------------------|----|----|----|----|----|----|----|----------|
|工艺品 | | | | | | | | |
|------------------|----|----|----|----|----|----|----|----------|
|煤炭(国际联运)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公路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三)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鲜活冷冻(供港澳)| | | | | | | | |
|------------------|----|----|----|----|----|----|----|----------|
|纺织品 | | | | | | | | |
|------------------|----|----|----|----|----|----|----|----------|
|五矿品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 | | | | | | |
|------------------|----|----|----|----|----|----|----|----------|
|轻工品 | | | | | | | | |
|------------------|----|----|----|----|----|----|----|----------|
|工艺品 | | | | | | | | |
|------------------|----|----|----|----|----|----|----|----------|
|煤炭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航空出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四)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出 | | | | | | | | |
|品 运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类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鲜活冷冻品 | | | | | | | | |
|------------------|----|----|----|----|----|----|----|----------|
|纺织品 | | | | | | | | |
|------------------|----|----|----|----|----|----|----|----------|
|五矿品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机械设备 | | | | | | | | |
|------------------|----|----|----|----|----|----|----|----------|
|轻工品 | | | | | | | | |
|------------------|----|----|----|----|----|----|----|----------|
|工艺品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19 年对外贸易进口货物运量计划表(附表五)
编报单位: 单位:吨
----------------------------------------------------------------------------
| 到货 | | | | | | | | |
|品 港口、 | | | | | | | | |
| 口 |合计| | | | | | |备 注|
| 名 岸|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粮 食 | | | | | | | | |
|------------------|----|----|----|----|----|----|----|----------|
|食 糖 | | | | | | | | |
|------------------|----|----|----|----|----|----|----|----------|
|钢 材 | | | | | | | | |
|------------------|----|----|----|----|----|----|----|----------|
|铁矿砂 | | | | | | | | |
|------------------|----|----|----|----|----|----|----|----------|
|原 油 | | | | | | | | |
|------------------|----|----|----|----|----|----|----|----------|
|成品油 | | | | | | | | |
|------------------|----|----|----|----|----|----|----|----------|
|化 肥 | | | | | | | | |
|------------------|----|----|----|----|----|----|----|----------|
|纸 张/纸 浆 | | | | | | | | |
|------------------|----|----|----|----|----|----|----|----------|
|棉 花 | | | | | | | | |
|------------------|----|----|----|----|----|----|----|----------|
|羊 毛 | | | | | | | | |
|------------------|----|----|----|----|----|----|----|----------|
|合成纤维 | | | | | | | | |
|------------------|----|----|----|----|----|----|----|----------|
|木材(立方米) | | | | | | | | |
|------------------|----|----|----|----|----|----|----|----------|
|农用薄膜原料 | | | | | | | | |
|------------------|----|----|----|----|----|----|----|----------|
|天然橡胶 | | | | | | | | |
|------------------|----|----|----|----|----|----|----|----------|
|合成橡胶 | | | | | | | | |
|------------------|----|----|----|----|----|----|----|----------|
|其 它 | | | | | | | |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附:年 月海运出口装船计划表(附表六)
编报单位: 单位:公吨
------------------------------------------------------------------------------------------------
| | | 装 运 港 口 |
| 品 类 | 合 计 |----------------------------------------------------------|
| | | | | | | | | | | | |
|----------------|--------------|----|----|----|----|----|----|----|----|----|----|
|总 计 | | | | | | | | | | | |
|----------------|--------------|----|----|----|----|----|----|----|----|----|----|
|大 米 | | | | | | | | | | | |
|----------------|--------------|----|----|----|----|----|----|----|----|----|----|
|大 豆 | | | | | | | | | | | |
|----------------|--------------|----|----|----|----|----|----|----|----|----|----|
|玉 米 | | | | | | | | | | | |
|----------------|--------------|----|----|----|----|----|----|----|----|----|----|
|盐 | | | | | | | | | | | |
|----------------|--------------|----|----|----|----|----|----|----|----|----|----|
|原 油 | | | | | | | | | | | |
|----------------|--------------|----|----|----|----|----|----|----|----|----|----|
|成品油 | | | | | | | | | | | |
|----------------|--------------|----|----|----|----|----|----|----|----|----|----|
|煤 炭 | | | | | | | | | | | |
------------------------------------------------------------------------------------------------
------------------------------------------------------------------------------------------------
|焦 炭 | | | | | | | | | | | |
|----------------|--------------|----|----|----|----|----|----|----|----|----|----|
|棉 花 | | | | | | | | | | | |
|----------------|--------------|----|----|----|----|----|----|----|----|----|----|
|水 泥 | | | | | | | | | | | |
|----------------|--------------|----|----|----|----|----|----|----|----|----|----|
|非金属矿 | | | | | | | | | | | |
|----------------|--------------|----|----|----|----|----|----|----|----|----|----|
|钢 材 | | | | | | | | | | | |
|----------------|--------------|----|----|----|----|----|----|----|----|----|----|
|生 铁 | | | | | | | | | | | |
|----------------|--------------|----|----|----|----|----|----|----|----|----|----|
|饲 料 | | | | | | | | | | | |
|----------------|--------------|----|----|----|----|----|----|----|----|----|----|
|化工品 | | | | | | | | | | | |
|----------------|--------------|----|----|----|----|----|----|----|----|----|----|
|粮油食品 | | | | | | | | | | | |
|----------------|--------------|----|----|----|----|----|----|----|----|----|----|
|轻纺产品 | | | | | | | | | | | |
|----------------|--------------|----|----|----|----|----|----|----|----|----|----|
|集装箱(TEU)| | |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制表人: 电话: 审核: 日期:


转发劳动部关于加强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


转发劳动部关于加强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劳动部《关于加强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
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企业工资总额宏观调控的意见

国务院:

  为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企业工
资总额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保持合理、协调的比例关系,我们根据党中央、国务院
有关文件和指示的精神,经与有关部门研究并征求部分省市的意见,对加强企业工
资总额宏观调控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各地区、部门应充分重视并认真抓好建立劳动工资宏观调控体系的工作,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的原则和要求,切实加强对
企业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企业工资总额的内涵,应按照《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
换经营机制条例》和财政部发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执
行。

  二、从1993年起,国家对地区和部门实行动态调控的弹性工资总额计划(以下
简称弹性计划)管理,原则上按照劳动部已组织试行的弹性计划实施办法执行。全
国性公司、计划单列企业集团等单位原则上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以下简
称工效挂钩)办法,其工资总额也纳入弹性计划管理。

  三、各地区、部门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实际情况,按照弹
性计划实施办法和“两个低于”的原则,测算和编制本地区、部门企业工资总额增
长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要严格履行加强宏观调控的职责,认真落实国家下达
的弹性计划;对下属地(州)、市、县和所属单位,按照弹性计划所依据的投入产
出、效益效率原则下达指导性计划。

  四、各地区、部门的全部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和各种经营方式的企业,均应
按要求认真编制本企业的工资总额计划,报送主管部门和同级劳动部门(无主管部
门的企业报劳动部门)。

  五、各地区、部门要在国家下达的弹性计划范围内,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实行分
级管理和分类指导,对企业工资总额的调控方式逐一认定。
  应在进一步改进完善工效挂钩办法的基础上扩大挂钩面。经财政部门认定的亏
损企业,可实行工资总额与减亏指标挂钩的办法。企业只能在按规定提取的工资总
额内自主分配。
  对暂不具备工效挂钩条件的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办法,其工资总额包干数
经劳动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核定。企业要严格按核定的工资总额提取和发放工资,
增人不增工资总额,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减人不减工资总额。
  经批准试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办法的企业,其工资总额基数和经济效益基数由
劳动、财政部门核定,如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其工资总额相应下浮。在国家对这种
确定企业工资总额的办法作出具体规定之前,只能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再依据国家
有关规定逐步推开。

  六、各地区、部门要认真负责地抓好工资总额管理。所有企业都要使用《工资
总额使用手册》。实行工效挂钩和自主确定工资总额的企业,根据自行编制的工资
总额计划如实填写《工资总额使用手册》,于年初报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一次性备
案签章;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办法的企业,按照劳动部门下达的工资总额包干数填写
《工资总额使用手册》,于年初报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一次性审核签章。对未备案
签章、审核签章或超额支取工资的企业,银行一律拒付。

  七、各地区、部门应建立健全企业工资总额宏观监测、信息反馈及预警体系,
对各地区、部门和企业的工资总额变动情况,按“两个低于”的原则进行监测;执
行季报、半年报和年度考核制度,对经济运行动态、企业工资总额发放情况及两者
的比例关系认真分析,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预警。同时,应定期公布不同行业的
国内、国际人工成本及经济效益横向比较指标,以指导企业搞好内部分配。

  八、国家对各地区、部门的弹性计划执行情况认真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处
理。各地区、部门要在每年六月底前,将上年度弹性计划执行情况报送劳动部、财
政部、国家计委(必须按照统一制定的表格填报)。在一个五年弹性计划期末,对
无特殊原因超过国家按弹性计划核定的工资总额的地区、部门,按超过的工资总额
等额增加其上缴中央财政的数额(由中央财政补贴的地区、部门等额减少补贴),
并且等额核减其下一个五年弹性计划期的工资总额基数。对此,劳动部、财政部应
将有关情况和意见报告国务院,经批准后执行。

  九、各地区、部门要引导企业自觉做好工资总额管理工作,及时掌握企业工资
总额增长情况,年末认真进行检查。对于企业违反规定多提工资的,当年应如数扣
回;当年扣不回的,用工资储备金抵补;无工资储备金的,相应扣减下年度工资总
额基数或包干数。对这类企业的经营者和直接责任者,还要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
报批评或建议当地政府严肃处理。

  十、各地区、部门和企业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收规定执行,对企业和职工个
人一律不得自行减征、缓征或免征应缴纳的税金,擅自减征、缓征或免征的,应予
纠正。

  十一、各级劳动、计划、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协
调行动,共同做好企业工资总额的宏观调控工作,以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
调地发展。

  十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应结合本地区、
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和各部门执行。